2015年12月18日 星期五

藝術走入社區 吳瑪悧獲國藝獎

藝術走入社區 吳瑪悧獲國藝獎

2015年12月16日 04:10

反覆與巧合舞蹈家何曉玫獲國家文藝獎,作品《紙境》透過紙軸滾動與舞者身體運動之間的對話,探討人生中的記憶、經歷與巧合、意外。(玫舞集提供)

何曉玫。(何曉玫舞團提供)

北管藝師莊進才高齡83歲,從小就在父親的教導下,傳承北管曲藝。(本報資料照片)

美術類得獎者吳瑪悧,接獲得獎通知時,人正帶著學生在高雄旗津考察,構思最新「舌尖上的旗津」藝術創作計畫,思考如何透過藝術的方式,讓這個高雄的發源地再度活絡起來。(本報資料照片)

第19屆國家文藝獎得獎名單昨(15日)揭曉,5位得主分別為作家李永平、藝術家吳瑪悧、舞蹈家何曉玫、北管藝師莊進才和建築師潘冀。其中舞蹈類中止7連摃,終於由何曉玫出線;吳瑪悧是美術類第一位女性得主,李永平則是第一位以馬華文學獲得文學類獎項的得主。

今年的得獎名單堪稱實至名歸,唯獨舞蹈類得主何曉玫出線,被認為是「為打破從缺而打破從缺」,對此國藝會執行長陳錦誠解釋,何曉玫的表現是近年中生代舞蹈家中最為穩定,也最為常態的一位,她的出線,足以證明舞蹈世代的斷裂面已經接合,也重新培養出一批生力軍,「7年從缺,並不代表7屆來都沒有人才,而是在等待。」

何曉玫 終結7連摃

獲知得獎,何曉玫開心的說:「覺得非常感恩、榮耀和開心,是大家承讓了,也希望我破除了7屆舞蹈類的空缺之後,可以有更多人得獎。」

何曉玫2013年曾與藝術家吳耿禎合作《親愛的》,獲得第12屆台新藝術獎,除了創作之外,2010年起推動《鈕扣計畫》,為旅外優秀舞蹈人才搭建平台,創造新聯結,評審也認為此一創舉有助於國內外的舞蹈生態交流。

吳瑪悧與在地連結

美術類得獎者吳瑪悧,接獲得獎通知時,人正帶著學生在高雄旗津考察,構思最新「舌尖上的旗津」藝術創作計畫,思考如何透過藝術的方式,讓這個高雄的發源地再度活絡起來。

這也是近10年來,吳瑪悧1980年代開始從事個人創作之後,逐漸轉向關懷性的社會介入、社區聯結與群眾在地意識的啟蒙等跨領域的探討。

吳瑪悧2005年起陸續推動「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」、「人在江湖:淡水河溯河行動」、「年還我河山:基隆河上基隆河下」、「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」等計畫,與藝術家深入社區與民眾互動,建立藝術走入生活、社會底層及歷史現場的模式,擴大藝術創作的視野及文化包容力。

莊進才 拜佛祖謝恩

北管藝師莊進才高齡83歲,從小就在父親的教導下,傳承北管曲藝,83歲的莊進才接電話時正在騎摩托車,他說下午在運動時接到國藝會通知,「我很高興啊,我的漢陽北管團就是佛祖同意我才成立的,我會繼續堅持下去,但是要先去拜佛祖。」

http://www.chinatimes.com/newspapers/20151216000432-260115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